8月3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多語種高中項目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日語、西班牙語文化體驗營,活動過程中同學們動手制作了西班牙和日本的特色美食,了解了有趣的文化知識,也在紙箋上寫下對高中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上午10點15分,體驗課準時開始。別出心裁的破冰環節讓同學們由生澀變得活躍,一個個獨特的昵稱讓大家的距離迅速拉近。
▲破冰環節
隨著氣氛漸漸熱烈起來,我們進入了體驗營的第一個正式環節——美食文化介紹。多虧了老師們的生動講解,大家才驚奇地發現壽司原來是一種“快餐”;Tapas發揚光大的背后竟是一輪輪“勾心斗角的商戰”。
▲西班牙美食介紹
▲日本美食介紹
光是講解環節就已經讓在場的同學躍躍欲試,迫不及待想要開始制作美食,不過大家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細心地穿戴好口罩、圍裙、手套等衛生防護用具,為自己與他人的食品安全負責。
▲穿戴防護用具
緊隨而來的美食制作環節也讓人大開眼界,一面是“料理匠人”,遵循傳統制作工藝,還原經典美味;另一邊也有不少同學對“創作料理”情有獨鐘,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創造新的味覺體驗。
過程中各組同學配合默契,有人負責備餐,有人負責擺盤,最終將一盤盤精美的食物呈現在餐桌上。制作好的美食不僅外形亮眼,味道也是讓人贊不絕口,在場的老師們也都驚訝于同學們的出色執行力與驚人創造力。
▲自制日本、西班牙美食
▲美食成品展示
品鑒結束后,大家稍作休息,日語組的趙老師利用身邊的“素材”為大家講起了日本垃圾分類小知識,比如PET塑料瓶的回收需要瓶身和標簽分開;扔垃圾時按照圖片指示就可以正確分類。在老師的引導下大家看了看手中的塑料杯,上面赫然印著塑料垃圾的日語分類標識,沒想到日語竟離我們這么近。
▲日本垃圾分類小知識科普
午休結束,下午的語言課程開始。打頭陣的是西班牙語體驗課,打開PPT在場的同學不禁疑惑:這就是西班牙語?不是跟我們的拼音長得一摸一樣!?不到10分鐘同學們就可以朗讀西班牙語的音節,在場的大家對于西班牙語學習頓時信心大增,課程中西班牙語教研組的張老師更是繪聲繪色地講起了自己的留學經歷,一個個暖心的故事溫暖了在場的所有人,同學們對西班牙的了解和好感也在不斷增加。
▲西班牙語體驗課
而日語的體驗課則從中文與日語的淵源展開,原來不光是日語中的漢字,連日語中的假名都與漢字同根同源。文字的交融也帶來了文化的交流,許多節日由中國傳入日本,并在日本被賦予新的文化內涵,比如七夕節,就在交流演變中成為了一個全民祈福的節日。
▲日語體驗課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七夕傳統佳節,也為了給即將開始的高中生活加油打氣,文化體驗營特別設置了祝福祈愿環節,西語和日語組的老師們準備了三語版本的祝福,同學們在紙箋上寫下對高中的美好愿望又或是天馬行空的想象。
▲在紙箋上寫愿望
離開學校前,我們也為參加活動的同學準備了榮譽證書作為紀念,并幫大家裝好親手制作的Sangría,帶回家與父母一起品嘗。
紙箋飄飄,寄托了大家對高中生活的美好期待;歡聲陣陣,也預示著本次活動的圓滿成功。相信同學們的美好愿景終將在不遠的未來實現。